未成年子女变更姓名必须经父母双方一致同意–福州离婚律师
关键词:变更、子女姓名、父母、一致同意
裁判主旨:
无论婚内还是离婚后,未成年子女姓名变更都必须经过父母双方一致同意。未经双方一致同意,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予拒绝受理。
案情简介:
原告黄某的户口在被告项里派出所辖区。原告在2014年曾二次向被告申请将其姓名黄某变更为丁梓宸,被告均以其申请欠缺材料为由告知原告不予变更。2015年1月29日,原告以书面形式再次申请被告变更姓名。被告审查后以口头告知原告其申请欠缺原告父亲黄强同意变更姓名的材料,不符合变更姓名的条件,不予变更。原告不服,因而成讼。
另查明,原告黄某于2008年7月10日出生,父亲为黄强、母亲为丁宇。2012年9月14日,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2012)宿城民初字第01510号民事判决,判决准予丁宇和黄强离婚,黄某随丁宇共同生活,抚养费由丁宇自行负担。
法院观点:
宿迁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该《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一)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据此,被告项里派出所作为具体负责辖区内户口管理工作的户口登记机关,具有办理该辖区内居民姓名变更登记的行政职权。
《公安部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2002)74号)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81]法民字第11号)的有关精神,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恢复。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常住户口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民申请变更姓名,属未成年人的,应当经未成年人父母双方或者监护人协商一致;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还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该《规定》第一百零六条第(三)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姓名变更登记:(三)父母离婚的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父母未能达成协议的。本案中,原告黄某的父母于2012年9月14日经法院判决离婚,但原告黄某向被告申请变更姓名时并未提供其父亲黄强同意的相关材料,故其申请变更姓名欠缺法律规定的材料,被告项里派出所不予其变更姓名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综上,被告项里派出所不予原告黄某变更姓名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原告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福州离婚律师蔡思斌评析:
依据2002年5月21日公安部《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81]法民字第11号)的有关精神,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恢复。”未成年子女更名须经父母双方一致同意并一同或携带书面同意意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更名手续。若未经双方一致同意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
因此,未成年子女变更姓名的,必须经过父母双方的一致同意方可,无论是婚内还是离婚后。只有在子女成年之后,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才可以自行申请变更姓名。
本文摘录于福州家事审判观察汇编。福州家事审判观察系蔡思斌律师在长期关注、搜集福州地区及其他法院审判实例,并结合自身多年办理离婚、继承案件经验的基础上归纳、编辑、原创而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案例索引: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宿中行初字第00029号“徐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张江派出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见《黄思源与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项里派出所不履行法定职责一审行政判决书》(审判长谈强,代理审判员周丽丽、徐宁),载《中国裁判文书网》(20150713)。